關于誹謗民事責任是怎樣的
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刑事責任:《刑法》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誹謗罪賠償要多少錢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人的過錯程度是指侵害人進行侵權時的心理狀態。一般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一般要比過失情況下大得多。同時考慮到侵權人的主觀惡性,一般故意違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要比過失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要重。行為人在故意侵害他人權利的時候一般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其主觀的惡性較大,因此承擔的責任要重一些。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以及精神損失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只有這樣才可以能夠達法的預防犯罪的目的。試想如果一個人以杜撰名人的隱私出版而賺錢,那么必然會侵害受害人的名譽和隱私,對于這樣的侵權行為如果僅僅是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而沒有針對其所獲得的巨大收入一情節判處巨額的賠償,那么賠償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侵權方也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這樣的事情以取得暴利。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精神損害賠償既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和心理上補償也是對于侵權人的教育和懲罰,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必須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掌握一個度,才可以實現。對于處于社會弱勢的群體在發生這種行為是應該以較弱的處罰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于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則應該處以較重的處罰。原因很簡單,只有對于強勢群體處以較重的處罰才可以真正達到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
4.受害人精神受損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權行為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后果是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確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這樣的后果并不是一定要造成受害人精神受損或者自殺才算,只要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當然,在司法實踐中,對精神損害的大小,同樣的侵權行為對于不同的人所造成的精神損失大小是不一樣的。比如對于一個名人的名譽權的侵犯要比對于普通人名譽權侵犯所造成不良影響范圍上和程度上都要大很多。因此,對于此可以給予較重的懲罰,這樣不僅盡可能的發揮其社會效用,同時可以要求人們以此為鑒,起到對于違法行為的預防作用。
5.侵權行為的方式、場合和范圍。以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行為方式造成的后果一也不同。一般認為,在公共場合傳播有損他人人格權的內容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要比在私下場合傳播大得多。持續的毆打行為也要比言語上的侮辱傷害大得多。男保安對于女顧客的強行搜身行為造成的損害要比女性服務人員搜身造成的傷害程度深。
綜上所述,關于誹謗他人的有關規定,如果有人故意用誹謗他人的方式,侮辱對方,并且損害了對方的聲譽等行為的,對方可要求誹謗者給予損失賠償并道歉,因為在我國法律的規定中,每個公民是擁有名譽權的,法律是要保護其人格尊嚴的。
網絡誹謗怎么認定侵權責任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決水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021-01-13農村賣房協議書是什么樣的
2021-03-08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委托代理人
2020-12-15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