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的賠償怎么確定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侵犯他人的名譽權屬于一種侵權行為,作為受害人此時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之后對自己賠禮道歉,恢復自己的名譽。當然,同時也可以要去侵權人做出一定的賠償,而在確定名譽侵權賠償數額的時候,要考慮到侵權情節、造成的后果嚴重程度、受害人諒解程度、加害人的認錯態度等等。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