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孩子監護人證明哪里開?
監護人證明是由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居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1、《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2、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3、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指定監護人,以書面或者口頭通知了被指定人的,應當認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二、監護人的責任都有哪些?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2、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3、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4、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一般情況下,農村的村委會是不能直接給孩子開監護人證明的,所以,最好是到派出所辦監護人證明,而且,不管是學校,或者在其他任何場合下,需要孩子的監護人證明的,不能將戶人自己手寫了一份去提交上去的,國家工作人員開監護人證明不加蓋單位公章的也無效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份的隱匿、轉移五個類別
2021-03-24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