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某些監護人會不經被監護人同意擅自處理其名下財產,針對這種情況,有些朋友提出疑惑,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有效嗎?是否是無權處分的一種。我國明確規定,監護人除了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之外,使不得擅自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的。下面來看詳細介紹。
一、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有效嗎?
無效,且應該賠償被監護人損失。民法通則第十八條 【監護人職責】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二、監護人能否處分被監護人財產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與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不太一樣的,對于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父母,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則法定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配偶。希望通過華律網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能夠知道該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以上回答了大家的疑惑,可見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是無效行為,我國民法通則是有明確規定的,如若監護人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是需要賠償損失的,而被監護人也應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同時是對于不同行為者,其法定監護人是不同的,這一點需要注意。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