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由于未成年人他年齡方面的限制,所以他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的相關能力,正是因為這樣對于外界的一些侵害其反抗能力是比較脆弱的,所以設定了,監護人制度,很多人都想要清楚的了解一下,看護人和監護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一、看護人和監護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監護人的責任都有哪些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2、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3、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4、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二、其他法律規定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我們國家看護人和監護人所應當履行的義務包括,將如何照顧被監護人的義務,以及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一些損害,承擔著相應的民事責任,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進行代理。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單的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1-02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