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詐騙罪的認定是什么?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并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婚姻法》第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1、重婚的;
2、有禁止結婚而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4、未到法定婚齡的。
這是明確規定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欺詐婚姻不屬于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要成立詐騙罪,主觀方面要有非法占有財物的故意,客觀方面要有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物。
二、司法解釋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和婚姻詐騙犯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對于婚姻詐騙行為,應當根據雙方是否存在合法的婚姻狀態來進行認定,如果婚姻狀態本身就是不合法的,那么在涉及到婚姻詐騙的情況下,是可以判定婚姻狀態無效的,但如果婚姻狀態合法,那么涉及到詐騙行為的也是需要判罰處理的。
婚姻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如何量刑?
婚姻詐騙間接證據有哪些
婚姻詐騙罪犯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以航拍圖來確定違章建筑合法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