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被解雇,但過了勞動仲裁時效怎么辦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誤過仲裁時效只是表明了勞動者失去了“勝裁權”,不能通過仲裁的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有“勝訴權”——即便超過仲裁的法定時效,勞動者也能就該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通過訴訟程序,一般勞動權利的訴訟時效就延長至兩年。
被解雇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后,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后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后開庭審理,之后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于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如果孕婦被解雇的情形是用人單位不對,那么勞動者是可以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的要求進行賠償。孕婦被解雇但過了勞動仲裁時效后該怎么樣解決,如果你需要找律師幫助你,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