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人放棄繼承后可以反悔嗎
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即成立。一般情況下,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又反悔的,一般是不予承認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規(guī)定:“遺產(chǎn)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chǎn)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由此可見,繼承人如果想重新取得繼承權,在其他繼承人有異議的情況下,必須由人民法院來決定是否可以恢復繼承權。人民法院會根據(jù)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提出的恢復理由重新進行認定,非經(jīng)法院認定程序,繼承人不能自行恢復。而且,恢復繼承權的意思表示必須在遺產(chǎn)處理之前提出,如果遺產(chǎn)已經(jīng)分割處理完畢,成為各繼承人的個人財產(chǎn),法律明確規(guī)定是不予承認的。
二、放棄繼承的有效條件
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chǎn)處理之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由此可見,繼承權是繼承人依法享有的一項民事權利,繼承人有權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作出接受或放棄繼承的選擇。
放棄繼承是一種單方的法律行為,不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由于放棄繼承意味著繼承人不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同時也意味著繼承人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交納的稅款、債務不負償還責任,因此,放棄繼承與繼承人的利益密切相關,所以《繼承法》對放棄繼承的有效條件作明確的規(guī)定:
(1)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chǎn)分割前作出。
(2)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以明示的方式表示出來,不可以用默示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如果用口頭方式表示的,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jù)證明的,也應當認定有效。
(3)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繼承人親自作出。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繼承人放棄繼承權。
(4)放棄繼承必須是繼承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有采取欺騙、威脅或脅迫等強制手段,讓繼承人違背真實意愿而作出的放棄繼承表示,這種放棄是無效的。
(5)放棄繼承的效力應從繼承開始計算。也就是說,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那他從繼承一開始就沒有了繼承權。
放棄繼承是繼承人的一項權利,在作出了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之后,并不需要經(jīng)過其他任何人的同意。不過,要確保放棄繼承有效,還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格外,在放棄遺產(chǎn)繼承之后,如果遇到繼承人又反悔的,此時要考慮實際的情況,才能確定其是否還能繼承遺產(chǎn),不是繼承人一反悔就一定可以再參與遺產(chǎn)分配。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自愿放棄房產(chǎn)繼承權聲明書怎么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chǎn)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網(wǎng)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涉外婚姻財產(chǎn)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不出贍養(yǎng)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fā)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觅r償主體
2021-03-03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chǎn)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修理廠內(nèi)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chǎn)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