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家庭共同財產分割的標準是什么
離婚時,最好先從家庭財產中析出夫妻共同財產,然后再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在我國,家庭尚有兩代或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員中,除了直系血親外,還可能有旁系血親和姻親。這樣,家庭共同財產也括:
(1)夫妻共同財產;
(2)夫妻婚前的個人財產;
(3)子女財產;
(4)家庭其他成員財產。
離婚時,夫妻可供分割的財產,僅限于夫妻共同財產,對大家庭的共同財產(如以戶為單位從事副業、手工業、服務業等的收入),離開家庭的一方,還可以分割自己享有的那份額。但子女財產以及其他家庭成員財產不在分割之列。
家庭共同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不是一個概念。首先,家庭共同財產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期間所創造的,供全體家庭成員生活、生產的財產,該財產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家庭共有財產的發生是以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期間的共同勞動創造的財產為前提,不是在共同生活期間共同創造的財富,不發生家庭財產關系。
2、家庭共有財產來源于全體家庭成員的共同勞動所得和各自勞動所得的財產。
3、家庭共有財產為共同共有財產,在家庭關系存續期間,共有人不分份額,共同享有所有權。
從以上特點可以看出,所謂家庭共有財產,是在一個大家庭中形成的,也就是說,父母、兒女、女婿、媳婦共同生活、勞動在一起,不分彼此,才能產生家庭共有財產。
其次,夫妻共有財產則是指在無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不歸夫妻一方的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和其他應當歸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
其基本特征是:
1、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
2、夫妻之間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各自取得的財產;
3、夫妻之間依《婚姻法》的規定采取書面約定形成規定的財產。
家庭共同財產是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間共同創造、共同所得的財產。例如,家庭成員共同投資建造的房屋、家庭經營的工商業、農副業的收入或以共同收益購買的財產等。家庭共同財產屬于家庭成員共有。
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沒有分家析產時,每個家庭成員對家庭共有財產都有一定的財產所有權。
家庭共有財產與夫妻共有財產的分割,應先將夫妻共同財產從家庭共同財產中分離出來,然后才能進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一個家庭是否存在家庭共有財產,取決于三個條件:
一是家庭成員之間是否有共同生活的關系;
二是家庭成員有無共同的生產經營活動;
三是家庭不是僅僅由一對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組成。
離婚家庭共同財產分割有爭議律霸網找律師幫忙,請律師幫助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1-03-12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2021-01-07土地轉包與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5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回購房
2020-11-1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租來房子開飯店,拆遷補償也有我的份額嗎
2020-12-24高鐵拆遷房屋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3-11上海職工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