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財產分割的管轄怎么確定?夫妻在同一地的由戶口所在地法院管轄,不再同一地的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則!
個人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約定的方式可以是夫妻雙方直接簽署協議,可由律師進行見證,也可到公證處公證。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橐鲫P系存續期間是指從領取結婚證起,到一方死亡或離婚時止。下列財產,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捌渌麘敋w共同所有的財產”,包括:
1、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2、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3、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夫妻分居兩地分別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財產,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涉及分割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澳昶骄怠?,是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其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七十歲與軍人入伍時實際年齡的差額。
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雙方受贈的禮金、禮物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具體處理時應考慮財產來源、數量等情況合理分割。各自出資購置、各自使用的財物,原則上歸各自所有。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不明確的夫妻共同所有。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難以確定的,主張權利的一方有責任舉證。當事人舉不出有力證據,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胺蚧蚱迣Ψ蚱薰餐械呢敭a,有平等的處理權”,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夫妻個人財產
所謂夫妻個人財產,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和其它夫妻個人的特有財產。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其他應當歸一方財產的,應包括夫妻一方從事職業、工作和業余學習、興趣、愛好等專用的財產;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一方具有人身性質的補助金、人身保險費、醫療費、傷殘費、保健費等;一方在社會貢獻中所得的榮譽獎品、獎章等;雙方約定為個人所有的財產。
離婚時一方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歸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另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
婚內財產分割出現問題或有不懂部分,請您都來律霸網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登高作業違法規定如何處罰
2021-01-28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