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后怎么處理?
按照法定繼承處理,《繼承法》第27條第一項的規定“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所涉及的相應遺產應按照法定繼承辦理。”遺囑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按法定繼承辦理繼承手續。
《繼承法》第二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二、病危立下遺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遺囑內容合法有效必須符合以下方面的法律規定:
(1)立遺囑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即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態正常的人所立遺囑有效。
(2)遺囑的內容必須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受脅迫欺詐所立遺囑以及被篡改、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形式合法。
(3)遺囑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不得處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
(4)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為缺乏勞動能力而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5)新實施的《老年法》第22條規定,老年人以遺囑處分財產,應當依法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額。該條明確規定了老年配偶可以繼承到夫或妻一方遺產,不再以“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為限制性條件,有利于健在一方的生活保障,避免了再婚老人“凈身出戶”的危險。
三、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必須要書面形式嗎?
一般在繼承人較多的情況之下,而遺產由其中一人或幾人取得,而其它繼承人不要該遺產時,就要有明確的放棄繼承遺產的意思表示,通常以書面的聲明為表現形式。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9條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
在遺囑人所立的遺囑必須是有效遺囑的前提下,遺囑人死后所留下的遺產或者是其他事務才能按照遺囑進行繼承,如果是遺囑人的遺囑無效的,例如遺囑人所立的代書遺囑中沒有代書人的簽名等的,此時遺囑的效力就無法確定,只能按照方劑繼承進行處理。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
放棄繼承權后遺囑怎么辦?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