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了勞動合同不想去辦離職怎么辦?
要求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未到期,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通常有如下情況:
1.用人單位無過錯,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試用期內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轉正后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辦理離職手續,無補償。
2.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的情況,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剩余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并辦理離職手續等;
3.用人單位不得拖欠勞動者工資,若存在拖欠,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二、勞動合同特征:
1、勞動合同主體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勞動者,即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即具有使用勞動能力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雙方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具有支配與被支配、領導與服從的從屬關系。
2、勞動合同內容具有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和對應性。沒有只享受勞動權利而不履行勞動義務的,也沒有只履行勞動義務而不享受勞動權利的。一方的勞動權利是另一方的勞動義務,反之亦然。
3、勞動合同客體具有單一性,即勞動行為。
4、勞動合同具有諾成、有償、雙務合同的特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條款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合同即成立。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給付勞動報酬,不能無償使用勞動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均享有一定的權利并履行相應的義務。
5、勞動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質利益關系。 勞動合同必須具備社會保險條款,同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有關福利待遇條款,而這些條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質利益待遇。
我國法律上是明確規定了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隨意解除或者更改的,特別是對于勞動者私自解除勞動合同的,還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對于造成了用人單位損失的也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賠償。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離職是否有經濟補償金?
自動離職后勞動合同是否解除
辦理勞動合同轉移需要離職證明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