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行為人的行為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意思表示不真實;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3、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
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第二款的規定,這種民事行為從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并不需要等待當事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主張無效或者法院裁定無效,它是不附條件地當然無效。所以人民法院在審理或執行這類債務案件時,不應受這種虛假的民事行為(財產分割協議)束縛,更不能承認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應當依法將債務人原來的夫妻共同的財產清償共同債務。即該債務由債務人與原配偶共同償還。
債務人與配偶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從事家庭經營及用于家庭生活的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婚姻法》第41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由此可見,無論是通過行政或訴訟程序離婚的,應當先以共同財產清償債務。如債務人在離婚時先分割共同財產,從形式上,對共同債務明確為一人償還,而實際上義務人因無償還能力,而使債務難以清償,那么,這種民事行為既違背《婚姻法》第41條規定的債務清償的程序和原則,又侵害了債權人合法民事權益。再說,有時這種“離婚”并非是行為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即“離婚”是假,規避法律是真,與《婚姻法》第31條的規定相悖。總而言之,無論是以照顧女方和子女或以其它借口將財產的全部或多數分給女方或子女,都應當認為“離婚”無效。
審理和執行此類假結婚逃避債務案件時,應做好如下兩點:
一、執行此類債務案件過程中,如果當事人通過訴訟的程序離婚,法律文書對債務清償確有錯誤而難以執行的,應中止執行,提請審委會研究對原離婚案件進行再審,重新進行債務負擔的確認。如當事人通過行政程序離婚,在債務人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人民法院就已對債務案件審結,應當認為法律文書中規定的債務是債務人夫妻的共同債務。若債務人無清償能力或躲債在外時,可以將原為夫妻共有的現為一方占有、使用的財產進行查封,依法評估拍賣或變賣抵債。
二、如當事人通過行政程序已經“離婚”,并且分割了財產、未能償還債務,或是確定債務由一人償還,但義務人無償還能力,后來債權人起訴要求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應將被告的原配偶列為本案的義務主體的當事人。如果當事人通過訴訟程序離婚,在離婚過程中分割財產,未清償債務或隱瞞債務事實或明確債務由一方承擔,但一方并無償還能力,在債權人起訴后,人民法院應當用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重新對債務清償作出判決。無論適用什么審判程序,都要明確雙方對原共同債務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湖北省鄉村土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3新農村拆遷補償條例
2021-03-10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