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經濟補償金依據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基數如何計算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1、計算基數:
按離職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計算,包括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合同法規定有社平工資3倍的限制,是否分段各地不同);
2、計算年限:
按本單位工作年限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矛盾和糾紛時,必須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進行辦理,雙方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的相關程序來進行辦理,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賠償情況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進行處理,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具體的矛盾和糾紛來進行辦理。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行政強制執行應當多久提出
2020-12-08雇傭童工發生事故雇主應負的責任有哪些
2021-02-03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