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糾紛是什么?
1、《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2、我國勞動法規最早對非全日制用工作出規定的是2003年5月30日原勞動保障部《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對非全日制用工的定義是: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5小時累計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30小時的用工形式。
3、根據法律的位階,非全日制用工應當以《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為準,即在時間上應當是每天不超過4個小時,每周不超過24個小時。
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用工的區別
1、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工資支付周期一般不超過15天。而全日制用工是以月為計薪周期,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月的工作時間不超過167個小時。
2、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后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而全日制用工一般勞動者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3、是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而全日制用工的,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4、是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5、是在終止勞動關系時,雙方均可隨時終止勞動關系,并且用人單位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全日制用工則對勞資雙方解除勞動合同作出了更多的限制,而且許多情況下用人單位是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在勞動合同的相關糾紛之中,用人單位往往處于強勢地位,而勞動者常常處于弱勢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不需要害怕,只要是相關的理由正當,可以通過法律的相關程序來提起勞動仲裁,通過相關部門來對問題進行相關的解決。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未簽勞動合同死亡賠償嗎
最新勞動合同范本(勞務派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立約定金轉為預付款可以嗎
2021-02-19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