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與員工未簽勞動合同辭退補償嗎?
單位與員工未簽勞動合同辭退是有補償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最高不超過12年。工資計算基數: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并且應當及時足額發放工資。
未簽訂勞動合同而辭職時老板又不支付工資的,有以下幾種解決途徑:
1、和老板協商解決;
2、當地勞動局內設機構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回工資。該程序是專門為了解決勞資糾紛的,效果很好,不用交任何費用;
3、對仲裁結果不服得,可以向法院起訴;
4、可以向勞動監察機構投訴,由其責令用人單位改正。
三、未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第一、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存在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的風險。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二、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存在視為已經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風險。
其意義在于自“視為”訂立之日起到勞動者退休之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只存在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而不再有終止的問題。
第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即喪失以試用期不合格為由辭退員工的權利。
倘若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了試用期,企業就能在試用期內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隨時辭退員工并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而如果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口頭約定的試用期無效,也就不能以這一條為由辭退員工,帶來的用工風險顯而易見。
第四、不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不易得到保護。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第九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的條款;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單位與員工未簽勞動合同本身已經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如果在事實勞動關系存在期間又對無過錯的員工進行辭退的,是需要對于員工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以及代通知金的賠償與單位是否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發生沖突,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就是需要執行的。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未簽勞動合同必須支付雙倍工資嗎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