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勞動法很嚴格,只要是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那么雙方就沒能權力私自更改合同并且解除勞動合同了,那如果員工自己不想做了又怎么處理呢,那么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備案書怎么填寫?就到人事部去領一份解除勞動合同的備案表,然后再進行填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說清楚為什么要辭職,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用人單位辦理勞動合同解除、終止備案需提供如下材料: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備案表一》(一式五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備案表二》及勞動合同書;
(二)因合同到期終止勞動關系的,需提供到期的勞動合同書 ;
(三)因勞動者辭職解除勞動關系的,應提供勞動者辭職報告;
(四)因辭退、除名等解除勞動關系的,應提供解除勞動關系的書面報告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解除勞動關系送達憑證》;
(五)因退休、死亡終止勞動關系的,應提供勞動者退休證明、死亡證明;
(六)因企業改制、破產、并軌解除勞動關系的,應提供有管轄權的國有資產部門下達的批復、改制方案和雙方簽訂的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一式五份)。
另外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備案表,一般由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員來負責寫的,一般交代:員工從事什么崗位,因什么原因辭職,合同期限,辭職時間等
一、原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社保局沒有備案怎么辦?
證明解除勞動合同可以通過單位出具的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予以證明,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時用人單位應該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合同備案與社保無直接關系,《勞動合同法》中未要求勞動合同簽訂必須要勞動合同備案,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的備案可以(原勞動局)作為就業統計的依據,勞動合同不備案,不影響社保的額繳納。社保只要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就必須繳納。
社保屬于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二、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和離職證明的區別?
區別:
1、出具的主體不同: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由用人單位依法出具的書面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用人單位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法定的。
離職證明是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自己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是由勞動者提出的。
2、出具的時機不同: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通常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依法辦理完離職手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出具的。用人單位未出具,勞動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出具。
離職證明通常是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依法提前三十日向用人單位出具的離職通知書,如果勞動者未按要求出具而離職的,如果因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勞動者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如果員工想要解除勞動合同的話,一定要提前30天以書面的形式正式的通知用人單位,這樣才能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對于勞動者也一定要知道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備案書怎么填寫?只要根據正常的手續辦理,那就會合法的解除勞動關系
員工想解除勞動合同理由怎么寫
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的條款有哪些?
臨時工解除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