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是有效力的,有效的勞動合同能夠保障當事人的權益,當然勞動合同無效就會引起紛爭。那么,勞動合同無效由誰認定的呢?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關于勞動合同效力認定的相關知識,小編做了如下整理,希望能為大家?guī)韼椭?/p>
一、勞動合同的效力由誰確認?
實踐中,對勞動合同效力的確認,應當由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
所謂的確認之訴,是指一方當事人請求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確認其與對方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法律關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體狀態(tài)之訴。
確認之訴有肯定確認之訴和否定確認之訴之分。申訴請求應當這樣寫:請求依法確認申訴人與被訴人之間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款規(guī)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應當通過仲裁程序或訴訟程序,以裁決或判決的形式確認勞動合同無效。
二、如何認定勞動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自訂立之日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并非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宣布勞動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款規(guī)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也就是說,勞動合同無效的確認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
但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對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進行確認,只能在勞動合同當事人提起確認申請時,才能依職權進行審查。如果勞動合同當事人沒有提出確認申請,兩個機構就無法主動介入勞動關系來確認勞動合同的效力。
實踐中,一般是在勞動合同當事人因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爭議才附帶提起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確認申請,與其他勞動爭議一樣,在程序上也應當是按照《勞動法》的規(guī)定,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無效合同的認定,除了在內容上有欺詐、損害國家集體利益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情形外,當事人的資格也影響合同是否有效。合同主體不合格,比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無效民事行為。忽略主體因素,內容再完備也只是空歡喜,因此主體資格非常重要。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沒有權利認定,應當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來確認。但前提是勞動合同當事人要提出確認申請,相關部門才能介入勞動合同效力的確認。當事人遇到勞動合同效力糾紛時,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如何確定主從合同的法律效力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開發(fā)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勞動者不服企業(yè)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1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yōu)劣勢
2020-12-01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29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