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公司入職之后,公司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是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入職之后所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簽訂勞動合同保證的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利益。未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雙倍工資,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一、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
?
1、二倍工資不屬于勞動報酬,那么其訴訟時效起算點就應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即“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具體到本案,朱某與某駕校未簽訂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之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法律具有公開性,因此自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滿一年,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應承擔的雙倍工資支付義務應當明確,即可視為勞動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超過一年仲裁時效,其權利不再受法律保護。
2、關于雙倍工資是否屬于勞動報酬的問題。所謂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因提供勞動而從用人單位應得的收入,體現的是按勞取酬原則,而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二倍工資,是為了切實保障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對用工后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或者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采取的懲罰性措施,屬于因用人單位違反法律的規定而承擔的懲罰性賠償,再者,如果屬于勞動報酬,那么對于其他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來說,他們拿的勞動報酬低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違反了同工同酬的原則。綜上,雙倍工資應不屬于勞動報酬范疇。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并不屬于勞動報酬,而是因違反法律的一種懲罰。所以雙倍工資請求的訴訟時效應從入職第2個月開始計算
首先,未簽勞動合同要求的雙倍工資不屬于勞動報酬的范圍,這是因用人單位違背法律相關規定而給出的懲罰。當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給予雙倍工資發生勞動爭議時,仲裁時間為一年,若是超過了這一時間,勞動者的權益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護。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勞動合同試用期兩個月簽幾年合同,試用期過了不給正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糾紛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1-02-22店面拆遷,沒有營業執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公眾責任險費率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