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時,一般會簽訂勞動合同。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沒有辦法在原單位繼續(xù)進行勞動,當我們想去其他單位上班,沒有與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確定能否去新公司入職。接下來小編將針對,沒有拿到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入職的問題,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在我國沒有拿到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入職嗎?
法律并不禁止雙重勞動關系,前提是原單位無異議,事先告知新單位知曉。否則,原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賠償損失。而新單位也會因為你隱瞞已有勞動關系構(gòu)成欺詐主張合同無效,并要求賠償損失。
二、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入職新單位相關法律規(guī)定
1、《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 17條:用人單位招用職工時應查驗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以及其他能證明該職工與任何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憑證,方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91條: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第6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shù)姆蓊~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總額的70%。向原用人單位賠償下列損失:(一)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二)因獲取商業(yè)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原用單位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勞動爭議,可以列新的用人單位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侵權(quán)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以列勞動者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quán)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三、用人單位招聘注意事項
1、招聘未與其他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1)在招錄勞動者時,需要勞動者提供前一家單位的離職證明,同時查詢一下勞動者的繳交社保狀態(tài)是否是已經(jīng)停保了,一般而言,離職員工,前一家單位都會給該員工辦理停保手續(xù)的。如二者(離職證明和社保狀態(tài))是一致的,一般法律風險就比較小了。
2)如原單位不愿意批準離職的,如本案的情形。鑒于《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故用人單位可以建議該勞動者,通過EMS以書面的形式向原用人單位遞交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30日后,其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正式解除,這種情況下,無需原用人單位批準(要注意:寄送的是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而不是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或辭職申請書,申請書會認定為是勞動者提出與單位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下,需要用人單位同意的,不同意,視為協(xié)商不一致,雙方還存在勞動關系。而通知書是不用用人單位同意的,屬于預告性解除勞動合同),待該員工與原用人單位勞動關系已經(jīng)解除后(查詢是否遞交書面的解除通知后超過30日),單位可以招錄該勞動者。
3)考慮到實踐中存在著勞動者可能會提供虛假的離職資料應聘,而單位未察覺的個別情況,單位可以在入職手續(xù)中,讓勞動者聲明:如果勞動者隱瞞相應情況(如沒有解除原單位勞動關系、與其他單位有競業(yè)限制義務等)導致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單位有權(quán)向其追償。如此操作,可以將單位的風險降到最低。(由此可看出:入職手續(xù)中一系列文件經(jīng)過專業(yè)律師設計的好處)
2、招聘與其他單位存在著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1)取得其他單位同意兼職的法律文書。
2)招聘與其他單位建立的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
(3)與勞動者建立非勞動關系。
通過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當我們想要進入新公司工作時,要與原先的單位進行協(xié)商,看能否解除勞動關系,如果單位無異議,就可以進入新單位工作。一般來說,我們和原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這個合同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如果我們不遵守合同,相關法律法規(guī)是會追究責任的。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一定要謹慎處理,切不可任意為之,為所欲為。
入職不滿一月五險一金怎么交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大學生畢業(yè)入職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涉外婚姻的復婚需要滿足何種條件
2021-02-23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調(diào)解后財產(chǎn)還查封嗎
2021-01-01夫妻個人財產(chǎn),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quán)嗎
2021-03-03可以注銷農(nóng)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一房多賣構(gòu)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競業(yè)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保險合同的體現(xiàn)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如何給年老父母養(yǎng)老上保險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