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誰創出或維持了一個危險源,誰就負有采取必要的防危措施的義務","利之所生,損之所歸"原理要求企業污染侵權損害社會,給環境和人們利益造成損失,就有法定的義務和責任來清除危險并賠償相應的損失。所以,在環境侵權救濟賠償中,加害企業是唯一的義務者和責任承擔者,其要根據自身的財產進行賠償損失。然而,由于環境侵權往往受害范圍大,賠償數額高,這時候受害者難以及時從加害人那里得到賠償,而加害人也常因賠償金額高昂而妨礙自身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甚至會因此不堪負而導致破產。另一方面賠償金額給付的拖延又會導致社會的動蕩,使受害人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救濟。對此有的學者提出限制性賠償理論,使企業少承擔責任,那就需要把責任進行分擔或轉移。⑽所以提出了實現環境侵權責任的社會化和采取一些預防性的制度措施來解決問題。
一.推行環境責任保險制度。
企業的環境污染侵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價值性和合法性,其生產經營活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如果因為就因為污染賠償而導致破產的話那對整個經濟的發展都不利,所以在責任的承擔上要適當的分散給社會。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與保險制度的結合。保險素有"精巧社會的穩定器"之稱,其在填補損失,減低交易風險和確保社會安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環境侵權損害賠償當中,實行環境責任保險制度是各國積極采用的一種保險制度。環境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污染環境應承擔的損害賠償和治理責任為標的責任保險。它通過企業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的保險費,出現保險事故后由保險公司代為支付法定數額的保險金。這樣一來,為減輕企業的賠償負擔和加快受害者的救濟提供有效的途徑。這種雙贏措施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并規定,德國《環境責任法》對那些風險設備推行責任保險;日本在其原子能損害賠償的法律中也規定,作為損害賠償的措施,原子能企業有義務簽定責任保險契約。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實施環境責任保險制度時,遇到了較大的問題。保險機構不愿涉及這類高風險的保險業務或沒有足夠的資金與能力進行承保;在實行責任保險后污染企業會形成冒險的積極性,引發道德危險,降低保護環境的意識。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利用保險運作機制。保險機構應以社會利益為重,推出環境責任保險相關的保險業務。保險公司雖不是公益性的組織,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其不會開展高風險,低利潤的保險業務。理所當然也不愿對環境污染賠償責任進行承保,因為,環境污染行為是一種頻繁發生,且損害結果之大,賠償數額之多的行為,那是一般侵權行為所不能比擬的。保險組織它有比一般人所更強的經濟實力,也承擔著補償受害人,分擔責任,維護社會安定的職責。
所以,保險機構應以社會利益為重,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企業的環境污染賠償責任給予承保。環境責任保險是一種政策性較強,與社會利益有密切聯系的保險制度,要求保險組織完善其運作機制。在環境責任保險中,運用保險的運作機制對環境責任進行調整。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生產或污染情況征收不同的保險費,實行差別保險費率;對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污染賠償的企業不予賠付;對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賠償可適用代位求償權。最后政府應大力支持保險機構的經營行為,政府雄厚的經濟實力具有私人資本無法比擬的強大的公信力,能夠使作為受害人的社會公共利益獲得充分的賠償。
所以我國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將污染責任保險確定為責任保險,并具體規定承保的范圍,合理的保費和保險金的金額,以及詳細的理賠程序,保護受害人的利益。
二.制定賠償預防舉措
環境侵權損害賠償一般都是事后補償性的救濟,企業只在損害發生后以其現有的資產來進行賠償。但有時候,企業沒有足夠的資產來賠償,以致使受害人陷入困境之中。所以,在損害發生前做積極的準備,儲存一定的賠償資金來防患于未來。(一)企業設立一定量的環境損害賠償金。企業特別是一些高污染型的企業在企業內部設立損害賠償金,可以從每年的收益當中拿出百分之幾作為特別費用,專門儲存起來。這部分資金主要用途就是為以后萬一出現污染侵權事件起先行賠付作用,不為企業生產經營所挪動。這種措施只是企業自覺的行為,沒有強制性。(二)設立環境損害賠償基金。
由各企業,個人提供資金并由他們作為主體組成民間的基金會,或者由政府以征收環境費,環境稅等特別費稅而設立的損害補償國家基金。筆者認為在這過程中,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起主導作用,特別是對基金來源上,政府可強制根據具體企業的情況征收資金,在基金的管理上應由各企業推選出代管人,政府起監督的角色。目前,這種已經在國際上得以應用,如國際石油污染補償基金,基金有**公司籌措。(三)國家政府給予相應的救助。國家政府在經濟運行中不能只充當收稅的角色,也要對社會承擔責任。在環境污染損害當中,如果受害用盡了各種救濟手段仍不能補償,這時候國家應該從財政當中拿出資金來賠償,這對于實現社會的穩定,維護政府形象有積極作用。如德國《原子能法》36條規定:核損害的賠償額超過最高賠償限額的,在一定程度內,由聯邦負責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