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侵權的免責條件
在明確污染侵權責任基本條件的同時,國家法律還規定了排污單位免于承擔責任的特殊情形。
主要包括3種情形:
一是不可抗力。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根據現行環境法律,它主要是指地震、海嘯等極端自然災害和戰爭。
對于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和《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九十二條還特別規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可見,即使發生地震等極端自然災害,排污單位也必須“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以避免造成污染損害,否則也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二是受害人故意。如果環境污染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污染損害是由受害人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減輕排污方的賠償責任。
三是第三人。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實際中,第三人通過鉆孔等破壞性方法盜竊輸油管道中的石油,由于盜竊人未能有效封堵,導致農田、海域污染的案例,時有發生。司法實踐中,多由輸油管道的管護單位先行賠付農民污染損失,繼而再向第三人追償,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環境侵權的構成
關于環境侵權的構成,有兩要件說:
(1)須有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事實;
(2)須損害與污染環境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
有三要件說:
(1)須有違反環境保護法律的污染環境行為;
(2)須有客觀的損害事實;
(3)須污染環境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三要件說為目前國內理論界的通說。從三要件說可引申出環境侵權的三個要件,即行為之違法性、損害之事實性和行為與損害之因果關系性。在環境侵權的構成上,需要用公平理念來澄清或解答的至少有環境侵權的違法性和環境侵權的因果關系這兩個具體問題。
小編發現,由于現代大工業的發展以及與之相應的人群居住越來越集中趨勢,環境因素日顯重要,環境侵權案件也越來越集中和頻繁地發生,這直接影響到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環境侵權問題。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工傷索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8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