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如何定刑
校園暴力犯罪主要表現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財產權利為主的犯罪,有時還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它的犯罪主體一般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其他犯罪主體。
1、關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問題
《刑法》第17條第一、二款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故意殺人,傷害致人重傷或者,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在年齡上劃分負刑事責任的階段,既有警示有暴力傾向的在校學生,一旦達到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就要承擔因此產生的法律責任,同時照顧未成年生理和心理特點。
2、關于未年人的刑罰問題
《刑法》第17條第三、四款規定,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4周歲不予刑事責任的,責令他的家長或其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缎谭ā返?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的死刑包括死緩。這種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寬容從輕的規定,體現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校園暴力的學校責任
校園暴力的學校責任僅僅以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來界定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忽略了學生是未成年人這一重要事實。未成年人行為能力不健全,在校學習學校當然應該承擔監護責任。從法理的角度考慮,雖然父母是監護人,但父母把孩子送到全日制寄宿學校,就沒有辦法對孩子實施監護,監護權實際上轉移到學校。不管學校是寄宿學校還是非寄宿學校,學校對學生的監護責任都是不容置疑的。關于校園傷害事件中學校的責任問題,迄今為止,有關的法律、法規對此調整的范圍性文件內容有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它教育機構,未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校園暴力定刑?校園暴力的責任者不僅僅是施暴者,學校、社會、家庭等也需要對此承擔相應的責任,面對校園暴力也應該要及時嚴厲禁止。關于校園暴力定刑方面的內容,或對校園暴力不太清楚應該要積極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22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建筑所有者是否承擔建筑設計侵權責任
2020-12-27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