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幼兒園受傷怎樣歸責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一、對侵權人來說,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其承擔次要責任。法律依據在我國《侵權責任法》中。該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侵權責任法關于過錯責任原則的規定,它給責任人的回應就是,法律要求人們按照普通的、合理的標準行事,一個人應當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在教育機構責任糾紛中,由于侵權人往往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通常沒有獨立的財產,故他們的侵權賠償責任自然轉移到了他們的監護人身上。《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該條即明確了這一點,本案中,幼兒宋某的賠償責任依法由其監護人承擔。
二、對教育機構來說,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其承擔責任的依據主要在《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第三十九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對于不滿十周歲的無民事行為能力受害人,由于其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故侵權責任法將教育機構是否盡到教育、管理職責作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的標準,并對其實行過錯推定,當其不能證明自己盡到教育、管理責任時,即推定其有過錯并承擔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小朋友在幼兒園受傷怎樣歸責”問題進行的解答,小朋權在幼兒園受傷后怎樣歸責,一般是依據責任人是誰而定的,而幼兒園一般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1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