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除妨害
是公民生活中一條重要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當的行為,或者以無權施加的設施對權利人的物或物權造成侵害或妨礙,現實地阻礙了特定物的權利人行使權利。
排除妨害請求的目的是消除對物權的障礙或侵害,使物權恢復圓滿狀態。危險是指相對人對已知物將來必然造成妨害或損害的行為或者設施狀態。危險是可以合理預見而不是主觀臆測的。
排除妨害構成要件:
1、存在妨礙他人民事權益的狀態
排除妨礙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存在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狀態。與停止侵害的主要構成要件不同之處在于:一為動態,一為靜態。
妨礙狀態多為行為造成的,例如,堆放物品影響通行;違章建筑物妨礙相鄰一方通風、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設置廣告;將有害液體泄露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礙狀態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樹*蔓延至相鄰一方的土地。
2、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
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是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同約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礙同時造成他人財產的損失,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塔吊因超負載掉下,破壞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礙是獨立的責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礙同時造成的賠償損失責任);有些妨礙是給他人造成不便。認定妨礙狀態主要是看妨礙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輕微的妨礙是社會生活中難免的,不承擔排除妨礙責任。妨礙狀態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應當結合當時當地人們一般的觀念判斷。
二、排除妨害損失賠償的訴訟時效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章訴訟時效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第一百四十一條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