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性質和原則是什么
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是兩種性質兼而有之。從撫慰金的基本性質上看,它是民法賦予人身傷害的受害人對造成精神損害的一項保護性民事權利,屬于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相對應的,就是加害人的賠償精神損害的義務。
相關法律知識:
(一)性質,目前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它是民法制裁方式,一種認為它是民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
筆者認為,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是兩種性質兼而有之。從撫慰金的基本性質上看,它是民法賦予人身傷害的受害人對造成精神損害的一項保護性民事權利,屬于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相對應的,就是加害人的賠償精神損害的義務。因而稱其為民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性質,自是毫無疑問。從另一個角度講,這種賠償義務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以承擔民事責任為保障,信其為民事制裁當然也是無問題。
(二)原則,在最高人民法院以上這兩個規定中都有“殘疾賠償金”的內容,但它們雖然名稱完全相同,而性質卻完全不同,前者是指受害人因傷致殘后所應獲得的物質損害賠償,后者則是指精神受到損害之后所應獲得的精神損害賠償。
目前,一些法院在處理人身損害致殘賠償案件時,對受害人同時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在處理上和對規定的理解上大相迥異。有的認為賠償義務人在賠償了殘疾賠償金后,對其精神損害一般不再支持,理由是受害人在獲得殘疾賠償之后,精神損害的撫慰不再支持,否則有重復賠償之嫌。持這種觀點的依據是,在2001年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發有一個指導意見,該意見規定人身損害致人死亡的,在支付死亡賠償金后一般不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根據最高院新出臺的司法解釋,可以同時支持受害人對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筆者認為,在人身損害致殘賠償案件中,受害人因殘疾而導致其收入的降低,是直接的物質損失,侵害人或其他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此物質損失。受害人因致殘同時又遭受精神損害的,還應當獲得相應的精神賠償,這種精神損害撫慰金是一種撫慰受害人心理創傷的方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對這兩者同時支持并不矛盾和重復,并不具排斥性。
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申請遇到了麻煩,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1-19非法行醫罪如何認定及處罰
2020-12-18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