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期頒布的民事基本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并沒有直接對精神損害賠償做出明確規定。但是,其第120條規定,侵害他人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應當承擔包括賠償損失在內的侵權責任,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這里的“賠償損失”到底是對財產損失的賠償,抑或包括精神損害賠償,法律規定并不清楚。
在其后近15年間,我國的社會經濟和法治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有關死亡和傷殘賠償以及侵害名譽權等案件的“單純精神損害”賠償漸次成為法學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的重要課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人權保護、法治發展和人民權利意識增強的進程。理論研究和司法解釋以民法通則第120條為依據,沿著兩條路徑對廣義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進行探討:將死亡賠償和傷殘賠償作為“非物質性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范疇進行探討;將侵害名譽權(含侵害隱私)、姓名權、肖像權等人格權益所導致的所謂“單純精神損害”納入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范圍進行探討。審判實踐和理論研究取得的成果是:(1)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應當獨立于撫養費予以賠償,名稱上可以稱為“死亡撫慰金”、“傷殘撫慰金”或者因侵權死亡、傷殘產生的“精神損害賠償”。(2)侵害非物質性人格權包括名譽權、姓名權、肖像權等可以獲得精神損害賠償。(3)對某些人格利益之侵害,受害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也可以獲得精神損害賠償,如侵害死者的名譽、隱私等情形。這樣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成果集中反映在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即法釋(2001)7號。
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前頒布的若干司法解釋特別是關于侵害名譽權等人格權案件的法律適用的解釋、解答中也曾涉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但是,法釋(2001)7號是有關精神損害賠償最完整、最系統的司法解釋。根據這一司法解釋,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隱私被侵害的,在特定條件下得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監護權受到嚴重侵害、致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人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侵害死者的名譽、隱私、姓名、肖像等人格利益以及遺體等導致近親屬嚴重精神損害的,近親屬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侵害具有特定人格紀念意義物品導致受害人嚴重精神損害的,也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但是,法人不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輕微精神損害不得主張賠償;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為精神損害賠償的內容。此外,該司法解釋還規定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六個考慮因素。
二、目前的狀況與問題
法釋(2001)7號是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建立的一個里程碑。今天,它的絕大多數規范仍然是有效和適當的。與許多國家的相關制度相比較,包括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制度相比較,我們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也是比較先進和完備的。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2003年有了一個新發展,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即法釋(2003)20號。這一司法解釋將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界定為對經濟損失而非精神損失的賠償。因此,在一個侵權死亡案件中,死者的近親屬不僅可以請求死亡賠償金、相關財產損失(如交通費、醫療費等)的賠償,還可以主張“單純精神損害”賠償。侵權傷殘案件的賠償請求權也大致類似,即受害人可以請求(1)精神損害賠償,(2)相關財產損失(如醫療費)和(3)精神損害賠償。在侵權死亡案件中,死者的近親屬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死者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是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是大致相當。而在傷殘案件中,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其數額與傷殘程度密切相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帶著購房合同、身份證明等到開發商復印一份(三聯)證明,之后到當地稅務部門申請補發
2021-01-02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