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侵權的應對措施
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增強新聞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水平,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業務素養。
新聞工作者應當加強法律法規方面知識的學習,從新聞侵權的訴訟案中可以發現,新聞侵權都是涉及法律問題的案件,主要表現為新聞侵犯名譽權、隱私權和肖像權。新聞工作者應加強法律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新聞侵權知識的學習,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新聞機構的主管部門在新法律頒布后,要及時組織新聞工作者學習與新聞工作有關的相關法律內容,保證新聞工作在法律所允許的范圍內開展,避免新聞報道侵權現象的形成。避免新聞侵權的產生,還應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業務素養。
(二)制定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
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新聞法》,所以要減少新聞侵權案件的發生,不僅需要新聞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增強自身的業務素養,嚴格按照《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的規定進行新聞報道,還要求新聞機構能夠制定相關行業制度規范,加強新聞行業內部管理,對新聞報道的各個環節予以規定,新聞行業規范能夠注重新聞機構自身的特點,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而且直接受益者就是新聞機構自身,如果新聞機構減少了新聞侵權糾紛,間接提高了新聞機構的社會公信力,能夠防止新聞侵權的發生。制定新聞行業規范,“一方面使被管理者知道他的活動范圍、標準,知道怎樣活動才能得到社會的允許贊成而不至擾亂社會秩序、侵害他人利益、觸犯規范、受到懲罰和譴責”。新聞機構作為大眾媒體,報道出現錯誤再所難免,有的新聞機構發現錯誤,態度端正及時更改從而取得當事人的諒解,避免新聞糾紛;而有的單位可能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不夠,不能及時改正而引發新聞侵權訴訟。因此,新聞機構要建立長效的更正與更新機制,在新聞報道發生錯誤或表述不完整時,能夠及時進行調整,還事實以真實面目,取得當事人的諒解,盡量防止新聞侵權的發生。
(三)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
事實客觀真實,材料可靠確鑿,是新聞最起碼的品格,也是輿論監督的力量所在。新聞工作者必須懂得新聞事實的權威,尊重新聞事實;新聞機構也必須一切以真實為中心,時刻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機構的首要職能是傳播新聞信息,所以要以應有的態度和社會責任報道新聞信息,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可信,不能“越位”發布片面、未經證實甚至是虛假的消息來誤導大眾;更不能在報道時主觀上帶有個人偏見、道聽途說。根據新聞侵權的原因調查表明,因為新聞真實性導致新聞侵權占絕大部分比例,這說明對新聞真實性原則把握不準是導致新聞侵權的主要原因。所以新聞工作者要樹立事實真實意識,在新聞報道中揭露事件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展現事件的本來面目,這樣才能避免新聞侵權糾紛和新聞訴訟的發生。
在新聞報道中,一方面要以事實為基礎,實事求是,不侮辱、誹謗他人;另一方面在涉及一些司法相關的法律問題時,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尊重應有的司法獨立原則,正確掌握報道評論的尺度。新聞機構在新聞報道中,尤其是在新聞輿論監督中要處于中立地位,在評論性、批評性的新聞報道中,語言用詞要謹慎,不能使用攻擊性、煽動性、侮辱性、猜測性、虛假性的語言。總而言之,新聞機構應該把自己放在事實真相的位置上,不越位、不錯位,做到以事實說話,客觀真實公正的進行新聞報道。
(四)提高新聞侵權的立法層次,建立新聞侵權預防的法律機制。
在我國,迄今為止尚未出臺一部專門的新聞法,規范新聞行業的法律規范在整個立法體系中都處于較低地位,當與上位法發生沖突時,要讓步于上位法,不能作為司法依據。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立法機關應當盡快制定一部新聞法,使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能夠得到法律的支持和確認,新聞機構的新聞報道、評論等有法可依,規范新聞出版機構、新聞工作者的行為,平衡新聞自身與人格權的利益沖突。再者就是要提高新聞侵權的立法層次,補充修改現有的法律規范,將相關的行政、司法解釋、通知和相關辦法納入行政法規、規章。我國法律還應明確規定新聞機構及新聞工作者侵權責任歸責原則,這樣一旦發生新聞侵權案件后,法院在適用法律時便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防止因理解不同而導致相同案件不同審判結果的情況發生,也避免了司法裁量權的濫用。在制定和完善新聞侵權的相關法律規范時,還應注意整個法律體系的統一,上位法和下位法、不同部門法之間的相互協調、銜接,避免相互矛盾沖突,形成一個上至根本大法,下至自律條例的一套完整統一的有關新聞侵權的法律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漢堡王用過期食材,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2-19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