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理由辭退員工給幾個月補償金?
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經濟賠償金。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無故辭退維權途徑
維權途徑之一: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維權途徑之二:調解。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維權途徑之三:仲裁。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范圍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等。
維權途徑之四:訴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維權途徑之五:監察舉報投訴。《勞動法》第85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第88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據此,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用人單位也是不可以隨意與之解除勞動關系的,如果說遭遇到無故被辭退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索要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當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也是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方式維權。
員工工作幾年以上不能辭退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公務員辭退的法律規定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意向書合同范本
2021-02-26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