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勞動關系須滿足哪些條件
(一)主體
指參加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外國人、無國籍人要成為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符合我國《勞動法》關于勞動能力的規定。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用人單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二)客體
指勞動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和行為。物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可以為人類所控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
(三)行為
主要指勞動行為和勞動管理行為。內容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的勞動權利和承擔的勞動義務。
二、怎么恢復勞動關系
現在很大一部分案件是由違法引發的,在處理此類型的勞動爭議案件時,我們認為可以根據當事人的意愿以及案件本身的情況選擇恢復勞動關系或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兩種方式都是權利受到侵害后的補救方式。根據目前的情況,很多員工選擇恢復勞動關系,但是選擇恢復勞動關系經常會面臨勝訴后可能仍然沒有辦法使勞動關系得到貫徹履行的問題,在此我們想告訴大家,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用人單位重新解雇員工或者員工認為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關系過程中有違反《勞動法》第32條規定的情形的,員工仍然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勞動關系的恢復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
仲裁的裁決書或者法院判決書判決應當恢復勞動關系的,那么員工和企業的勞動關系自該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自然恢復,恢復的效力溯及到用人單位一方違法解除之日,那么對于這段時間的工資待遇相關福利都應該足額的補發給員工。很多當事人認為恢復勞動關系一定要經過用人單位的同意,如果單位不同意,那么勞動關系就不能恢復,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這里要分清楚勞動關系的恢復和勞動關系的履行兩個不同的概念,勞動關系恢復了并不代表勞動關系中確定的權利義務就一定會得到雙方的貫徹履行。因此就如本案中講到的,仲裁裁決恢復了勞動關系,但是由于用人單位一方的態度,造成勞動關系的履行再次出現困難,但是這并不改變雙方仍然具有勞動關系這一事實。
(二)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恢復勞動關系的生效法律文書的補救方式。
如果員工確實是非常希望重新回到公司工作,在得到恢復勞動關系的生效法律文書后,如果用人單位拒不履行的無非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再次明確告知員工解除勞動關系。這在法律上屬于再次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這種情況在現實情況下經常發生,那么員工可以依據《市勞動合同條例》和《違反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另外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既不履行也不明確解除,具體而言可能包括不發放工資、不提供工作崗位和辦公室等,前者是未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后者屬于不提供勞動條件的情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法》第32條第3款和《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31條第3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規定主動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并且依據《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42條第2款的規定“勞動者依據本條例第31條第3款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規定年限,每滿一年給予勞動者本人一個月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關系的構成三要素就是以上所提到的三種,即使是主辦方與承辦方這樣的特殊身份,只要符合主體是權利義務的當事人;客體是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共同體;而關系則是勞動關系,勞動管理行為。那么主辦方與承辦方雙方就可以確認是屬于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持有效客票乘運義務是什么
2021-02-08行政調解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2021-02-27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