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身入職場,免不了會因為公司業務或人事的變動導致自己的工作受到影響、調整。如果因為公司的調整,需要將與母公司簽訂的勞動關系變更到子公司,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在當今這個網絡大行其道的社會里,面臨這種問題,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一、法律依據
第十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二、勞動關系轉移到子公司的處理方式
子公司屬于獨立法人,有兩種方案:
1、原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工齡清零后,再入職子公司;
2、與母公司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與子公司簽訂新的勞動關系開始時間即為原公司的勞動開始時間,或者在新簽訂的合同中,明確注明把原公司的工齡合并計算為子公司的工齡等具體條款,以免被公司忽悠。 若員工不愿意到新公司,則原公司可和員工協商解約,支付經濟補償金。
員工在集團公司下屬不同法人之間調轉的,如果都是通過勞動合同的方式,即原單位解除或終止合同,新單位重新簽訂勞動合同,那么在兩個單位的工作年限是不連續計算的;如果在原單位的勞動關系沒有終止,而是通過集團調動的方式,由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工作的,那么工作年限需要連續計算;
三、轉移到子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不同法人之間員工的調動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取決于雙方的協商,以及不同法人之間關系的協調。
1、若員工同意調動,且調入單位愿意承繼原單位的工作年限,那么就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直接在新合同中約定工作年限連續計算就可以;
2、若新單位不愿意承繼原單位的工作年限,那么需要根據勞動合同支付終止或解除經濟補償金,然后再新單位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既要考慮是否終止與母公司的勞動關系,也要考慮是否選擇索要賠償金的情況。若母公司和子公司是不同的法人代表,我們也要進行考慮、協商。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培養法律意識,防止被公司忽悠而損失本屬于自己的利益。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童眼睛被塞紙片,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07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