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存在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就說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屬于勞動關系,這其實只是勞動關系的一種。在法律上,通常會出現基于勞動關系的個人和單位之間的糾紛,需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勞動關系的法律定義是什么?
一、勞動關系的法律定義是什么?
勞動法中所稱的勞動關系,包括勞動合同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勞動合同關系應是指機關、企業、事業、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照勞動法的規定,簽訂勞動合同,使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指定的工作,并獲取勞動報酬和勞動保護所產生的法律關系。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雖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法所規定的勞動權利義務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1、它的主體雙方具有平等性和隸屬性的雙重性質。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在勞動法律關系建立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是平等的主體,雙方是否建立勞動關系以及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由其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依法確定。勞動法律關系建立后,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的職工,處于提供勞動力的被領導地位;用人單位則成為勞動力使用者,處于管理勞動者的領導地位,雙方形成領導與被領導的隸屬關系。
2、勞動法律關系具有國家意志為主導、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屬性。勞動法律關系是按照勞動法律規范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形式形成的,既體現了國家意志,又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共同意志。勞動法律關系具有較強的國家干預性質,當事人雙方的意志雖為勞動法律關系體現的主體意志,但它必須符合國家意志并以國家意志為指導,國家意志居于主導地位,起統帥地位。
3、它具有在社會勞動過程中形成和實現的特征。勞動法律關系的基礎是勞動關系。只有勞動者同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才能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勞動法律關系。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也就是勞動法律關系得以實現的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的勞動關系就是雇傭關系這一觀點其實是有誤的。嚴格來講雇傭關系并不等價于勞動關系,有勞動關系的個人和單位之間必須存在行政隸屬關系,而在雇傭關系中行政隸屬關系不是必要條件。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流程有哪些
2021-01-12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安置方式
2020-11-30林和村“舊改”亮藍圖
2020-11-12宅基地動遷子女有份嗎
2021-03-21拆除違建有補償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