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工作崗位上受傷,或者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可以向勞動保障機構申請工傷認定。通常來說,做工傷認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少說也要一兩個月。這段期間內,職工可以不去單位上班,那么,工傷辦理期間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下面我們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工傷辦理期間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在等待鑒定結果期間公司是不能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但是傷者可以主動申請離職。在鑒定結果出來之后,公司能否跟傷者解除勞動合同,以及解除合同之后的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以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得根據你的傷殘等級,以及你所屬的統籌地區確定。
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作為勞動者使用者和勞動條件提供者,單方負有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安全和健康的法定義務,發生工傷事故就意味著用人單位違反了這一法定義務,因此,在勞動者因工傷事故而喪失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時,用人單位應該對勞動者的生活負責,而不是以終止勞動關系了事。
二、一級工傷可以拿到多少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到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通過上面這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析了工傷辦理期間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這個問題。在工傷認定期限,單位是沒有權力和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除非是職工本人自愿提出。作為受傷的職工,不應該在沒有拿到工傷認定書之前解除勞動關系,這樣的話,對于后期索賠都是不利的。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