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與企業的制度更新,管理方式和條例增加,員工更加重視對工資福利和工作環境的要求,從而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沖突也更加頻繁和突出,這時就需要國家有關機構采取有力措施進行處理,減少勞動爭議。那么,勞動關系沖突形式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小編整理了以下三種供了解。
一、行政優先,完全承認。
工傷認定部門具有認定勞動關系的行政職權,工傷認定已經隱含了勞動關系的認定,行政行為一經作出,除無效情況外,在被有權機關撤銷之前,對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具有被推定為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法律效力,法院民事審理無權對工傷認定進行審查,故應依據工傷認定書直接作出工傷保險待遇賠償的判決。此種處理方式的缺點是,某些具體行政行為本身錯誤難免,尤其是行政機關只采取形式審查的方式確認或形成某種民事法律關系時,實際的民事權義關系與行政認定不一致的情形會有發生。如果民事審判中對工傷認定的結果一律不作審查,直接作為案件審判的依據,不免會導致錯案的出現,民事糾紛在實質上也未能得到正確解決和徹底平息。
二、訴訟中止,先行后民。
對于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是行政訴訟的任務,民事訴訟中需要解決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時,法院應裁定終止民事訴訟,建議當事人另行提起行政訴訟解決行政爭議,待行政訴訟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作出裁斷后再行恢復民事訴訟。此種處理方式的缺點是,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一般會大大延長民事訴訟時間,不利于案件的及時審結。另外,終止民事訴訟后,可能會出現一方當事人既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放棄權利,致使人民法院因缺少行政審判的裁決依據而限于被動的兩難境地。
三、民事為主,直接審查。
勞動行政部門雖然有認定勞動關系的行政職權,但民事審理當然具有認定勞動關系的司法裁決權能,案件在審理中應當避免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而直接運用民事法律和其他事實根據對勞動關系進行審查。如確認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法院應直接駁回原告關于工傷保險待遇賠償主張。對于此種處理方式的爭議在于造成了行政處理與司法裁決相矛盾的結果。
總而言之,我國在勞動關系沖突形式發生時法院該采取怎樣的具體程序進行處理,并沒有確切法律規定。而且,以上三種處理方式也并不是完美無暇,因此,在工作中,無論工作者還是企業,都應注意和諧共處的勞動關系的維持,友好合作。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行政拘留后調解還能撤銷嗎
2021-01-27地役權和租賃權沖突
2021-01-13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