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有什么后果:債權人的請求權會得到法院支持。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訴訟時效只適用于債權請求權,即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所謂債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基于債的關系而產生的、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
根據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2)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3)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4)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是多久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超過訴訟時效即失去了勝訴權,但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什么是訴訟時效的中止什么是訴訟時效的中斷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定事由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訴訟依法暫時停止進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繼續進行的情況,又稱為時效的暫停。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已開始的訴訟時效因發生法定事由不再進行,并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喪失效力。
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法定事由
我國第140條確認了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和事由,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動遷房買賣合同簽訂后后悔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06拆遷許可證訴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2宅基地拆遷政策詳解
2021-01-29拆遷人申請行政裁決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