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但是,員工辭職時也應當注意細節(jié),避免因辭職引發(fā)糾紛。那到底辭職應注意的問題包括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辭職應注意的問題包括哪些
1、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應依照法律、法規(guī)、企業(yè)規(guī)章和勞動合同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經濟損失,是指對造成經濟損失的違紀、違約職工,責令其賠償經濟損失的一種經濟處罰,賠償的金額應低于單位的損失數額,并且應保障職工及其家屬的基本生活。
2、辭職是否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爭議,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guī)定,以下五種情況下迫使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當支付職工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1)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
(2)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
(3)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4)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
(5)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除以上情況外,一般不能得到經濟補償金。
二、職工能否撤銷辭職申請
《勞動合同法》第30條,就勞動者單方預告解除勞動合同作出了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該規(guī)定賦予了勞動者“辭職權”,這一權力是一種“形成權”,無需用人單位作出承諾,自送達用人單位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在申請人沒有收到企業(yè)方書面形式的同意答復,用人單位未開始給其辦理離職手續(xù)前,如果勞動者以書面形式提出撤銷辭職申請,經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的辭職申請可以撤銷。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yè)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xù),對雙方都不利。而要是在閱讀了上文之后對辭職應注意的問題還不清楚的話,不妨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fā)工資怎么辦
臨時工辭職要多久才離職
職工辭職后,單位不發(fā)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算肇事逃逸嗎
2021-03-05傷殘評定機構的職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06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監(jiān)外執(zhí)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jiān)外執(zhí)行如何實施
2020-12-13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yè)限制嗎
2021-01-13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fā)放
2021-02-13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客戶突發(fā)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中國保監(jiān)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