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使用假幣構成犯罪嗎
使用假幣數額達法律規定的“數額較大”及以上,并且是明知是假幣而是用,才構成犯罪,否則就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根據法律規定,使用假幣罪的“數額較大”指假幣總面額達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
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對于偽造貨幣后而持有,使用假幣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這里涉及偽造者與持有者,偽造者與使用者的相互關系問題,分而論之是一種可行的辦法,也是偽造行為的自然延伸。在偽造后而持有假幣場合,持有就失去獨立的意義,并成為偽造貨幣罪這個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對于偽造行為后而使用假幣的認定,則有不同的意見。在以往的審判實踐中,有的認為已經構成數罪,即偽造貨幣罪和詐騙罪(當時沒有規定使用假幣罪),主張實行兩罪并罰;有的雖然也認為構成數罪,但堅持按牽連犯處理。我們認為,使用不同于持有,它不是偽造行為引起的,因此,對使用假幣的行為進行單獨評價是必要的。至于如何處理,我們傾向后一種意見。因為偽造貨幣是為了使用,存在著原因行為和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從一重罪論處是適當的。
對于使用假幣的行為,不見得就一定構成犯罪,即《刑法》第172條中規定的使用假幣罪,關鍵還是要看是否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在沒有達到的情況下,不能認定行為人構成犯罪,但此時也逃脫不了治安管理方面的處罰,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就算不能成立犯罪,也不會輕易的免于處罰。
使用假幣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使用假幣做擔保違法嗎
使用假幣行賄是否應該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