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勤引誘屬于犯罪未遂?
特情引誘是構成犯罪未遂的,刑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未遂。根據此規定,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一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二是犯罪未得逞;三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同時符合這三個特征的,才能成立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于刑法規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
對于未成年人實施的輕傷害案件、初次犯罪、過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誘騙或者被教唆實施的犯罪案件等,情節輕微,犯罪嫌疑人確有悔罪表現,當事人雙方自愿就民事賠償達成協議并切實履行,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并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
二、如何判斷犯罪分子準備著手犯罪?
1、實行行為必須實際接觸或者接近犯罪對象。例如,攜刀埋伏路邊伺機行搶的搶劫犯,如果在行為出現之前即被抓獲的,不能認為搶劫已經著手,仍應屬犯罪預備的行為。
2、實行行為必須對犯罪的直接客體造成了直接威脅。否則,即使已經接觸或者接近犯罪對象,也不能認為是犯罪著手。例如,尾隨行為,對犯罪客體只是一種間接的潛在威脅,尚未直接危及犯罪對象的安全。其行為完全符合犯罪預備行為的本質和要求。只有再往前發展一步,直接指向犯罪對象,造成了實際的威脅,才能視為行為人實行犯罪的著手。
3、實行行為必須能夠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發生。有些犯罪實行的行為雖然還沒有直接接觸犯罪對象,但只要這種行為能夠對犯罪的客體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就應認為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例如,行為人只要把毒品放在被害人要吃的食物里,就有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
在現在社會犯罪未遂主要跟我們國家的犯罪中止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為他是看當事人自己的意愿,是否還是想要繼續的進行犯罪行為,所以在這種狀況當中,是需要判斷一下是否已經著手準備。
行為犯是否有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量刑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可減輕刑事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反贈與如何交稅費
2021-02-22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涉外婚姻中介公司違法嗎
2021-03-24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