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未遂的聯系是什么?
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3、特征不同
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二、犯罪未遂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判斷是否“著手”實行犯罪。“著手”標志著犯罪預備階段結束,行為進入犯罪實行階段。犯罪尚沒有著手實行就停止下來,那就不可能有犯罪未遂形態,只可能是犯罪預備或者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
2、判斷是否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形成區別于犯罪既遂形態的主要標志。從外國刑事立法看,關于犯罪未遂形態與犯罪既遂形態區別的特征,主要有四種規定方式:
(1)規定犯罪未遂是未完成犯罪;
(2)規定犯罪未遂就是沒有發生犯罪結果;
(3)規定犯罪未遂就是犯罪行為未完成或者犯罪結果未發生;
(4)規定犯罪未遂就是“不遂”或“未遂”。
3、判斷是否“意志以外的原因”。按照我國刑法理論的通說,“意志以外的原因”應是指“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具體說,“意志以外的原因”是行為人犯罪意志和不犯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且必須是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如果是犯罪嫌疑人主動中止實施犯罪行為,并采取措施中止犯罪后果的產生的,此時就只能視為犯罪中止,不能視為犯罪未遂,因為犯罪未遂是犯罪嫌疑人以外的原因造成犯罪后果不能實現,正常情況下,犯罪未遂的處罰是要重于犯罪中止的。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房屋不能轉租,房屋怎么轉租才合法
2021-02-14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