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訴訟中房屋居住權的適用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規定了居住權。該解釋規定,離婚時,一方無房可居屬于生活困難,雙方可以協商或者法院可以判決有房一方以居住權或者所有權的形式予以幫助。但該解釋沒有對該種居住權給出具體定義,也沒有確定給予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的相關處理規則,對居住權人能否將房產出租、居住權人有無修繕義務、房產受毀損或滅失時居住權人的權利是否受影響、居住權何時終止、居住權消滅的原因等問題均未涉及。
正是由于婚姻法司法解釋對居住權僅有這種原則性的規定,所以造成了目前司法實踐中法官確定給予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的自由裁量空間太大和部分法官用以往司法解釋中暫住權的期限推導居住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的現狀。有鑒于此,筆者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在后續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中,應當根據公正司法的需要,重新設定給予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的處理規則,同時對該種居住權相關問題的處理作出直接明確的規定,以規范全國法院的法律適用,使當事人基本相同的情況能夠得到大體相同的司法待遇。具體來說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用判決設定居住權的條件是:一方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亦無其他收入來源,無住房而提出暫時居住的請求;另一方應有給予居住幫助的能力;生活困難方的這種獲助應僅限于離婚時。
二、對居住的期限和解除條件等相關問題應盡量通過調解促使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減少離婚時設定的居住權在執行中的難度,以期達到案結事了的效果。
三、居住權解除的條件:
1、在執行居住幫助期間,生活困難方另行結婚或者死亡的,對方可終止幫助;
2、原定居住幫助期限執行完畢后,生活困難方又要求對方繼續給予居住幫助的,除非對方愿意繼續提供居住幫助,一般不予支持;
3、非因提供幫助的人的原因,居住的房產受毀損或滅失時,居住權中止或終止。
四、法官用判決設定的居住權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不得轉讓、出租和繼承;居住權人在居住期限內對房產有合理范圍內的維護和修繕義務;居住的房產遭受不法侵害的,居住權人經提供幫助的人的同意有獨立的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