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運轉過程中,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有的甚至是企業的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企業的財產權利,它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很多企業都要求員工保守商業秘密。那么,哪些員工應保守商業秘密?在職員工要保密,員工離職后是否承擔保密義務?請看具體內容。
一、哪些員工應保守商業秘密
對商業秘密保密義務的承擔,往往是因為雙方當事人之間有合同的存在。我國勞動法第2條規定,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在勞動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秘密的有關事項。我們可以看出,員工的保密義務是一種合同上的義務,如果當事人雙方沒有通過合同規定,則一旦員工離開企業,就不承擔保密義務。再看我國公司法第62條規定,董事、監事、經理除依法律規定或經股東會同意外,不可泄露公司秘密。根據此規定,作為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應承擔法定的保密義務。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對于普通職工則沒有法定的保守商業秘密義務的要求,而只存在根據雙方合同的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
二、員工離職后是否承擔保密義務
實踐中也主要通過與員工簽訂保密合同要求承擔保密義務。如,《深圳經濟特區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10條規定,“企業要求員工保守企業技術秘密的,應訂書面的保密協議。沒有書面的保密協議或協議不明確的,員工的保密義務截止該員工離開企業之日”,同時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中規定技術保密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保密期限。顯然,約定保密義務是有期限的。
問題是期滿后,商業秘密如何保護?(因為員工工作關系知悉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是正當途徑,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披露,允許他人使用是不受《反不正當競爭法》制約的)。若此時“商業秘密”仍符合商業秘密保護條件時,司法實踐中也往往采用誠信原則來要求員工繼續保密。但動輒以處于抽象的補充規定地位的誠信原則作為救濟手段,未免是法律的不健全。而且,保密合同違約要件與商業秘密事前救濟的要求是不相容的。根據保密合同,只有違約出現時,秘密持有人才成為違約權利人,才能要求員工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但此時商業秘密可能已不復存在,進入了公知領域。實踐中也常常出現權利人發現相對人有侵害商業秘密的危險卻苦于無從尋求救濟的情況。
商業秘密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都重視保守商業秘密,但是普通員工沒有法定的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用人單位也不得強制要求員工承擔該項義務,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商業秘密問題發生糾紛,最好咨詢一下律師。
臨時工辭職要多久才離職
公司要求無責任離職員工怎么辦,公司變相逼退員工怎么辦?
自動離職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簽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依據
2021-02-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