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生效以后,如果對方不按判決的內容履行判決。應當在判決生效后及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申請法院執行程序
(一)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二)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它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三)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1、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裁決的;
2、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3、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4、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
5、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四)人民法院認定執行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公證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關。
(六)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1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如果義務人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權利人可以申請執行。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征地流程有哪些
2021-03-20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