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立案到處罰多長時間
目前,國家有關法律沒有對結案作出明確的規定,有的是部門作出了規定。但一般情況是在三個月內結案。如果有訴訟的,是另當別論。
不同的行政執法機關在處理不同的行為時的規定不一。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中就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30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行政強制法》中則規定,依照法律規定凍結存款、匯款的,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自凍結存款、匯款之日起三十日內,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理決定或者作出解除凍結決定;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關于行政復議,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行政處罰
狹義的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廣義的行政處罰除了包含上述狹義的內容外,也包含企事業單位規定的一些行政人事處罰內容。
行政處罰的處罰具體原則有:
1、法定原則,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
2、公正、公開原則,處罰公正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必須與相對人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行政機關在處罰中對受罰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對待。處罰公開原則就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過程及結果必須公開。行政機關對于有關行政處罰的法律規范、執法人員身份、主要事實根據等與行政處罰有關的情況,除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或者損害其他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并由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以外,都應向當事人公開。
3、一事不再罰原則。
4、結合教育原則。
5、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6、申訴和賠償原則,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行政處罰立案到處罰一般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案件比較嚴重的話,那么,可以申請延期,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