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是否有未遂的情況?
過失犯罪是沒有未遂的情況的,過失犯都是結果犯,發生結果才成立犯罪,故過失犯沒有未遂成立的余地。另有觀點認為,過失犯也有實行行為與結果,故過失犯也能成立未遂。過失犯罪也會存在既遂的,只要犯罪嫌疑人的過失行為造成犯罪結果的發生,就會構成犯罪既遂。
二、過失犯罪的分類:
1、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
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懷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車跑業務,并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幸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過失犯罪依舊存在犯罪既遂與未遂的情況,對于任何的刑事犯罪主體,在認為自己是過失犯罪的,可以委托律師從過失犯罪的角度來為自己辯解,此時只要能夠找到自己犯罪未遂的證據,檢察院在開庭審理時,是需要從輕處罰的。
2、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
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后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員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鳴笛,也沒有認真觀察,致使危害結果發生,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行為犯是否有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既遂與犯罪未遂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怎么舉證
2021-01-10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