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加班費比工資低合法嗎?
不合法,用人單位計算加班費的基數,應該以勞動合同上約定的月工資作為基礎進行計算。如勞動合同對月工資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確定正常工作時間的月工資,并以確定的工資數額作為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仍無法確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數額的,對加班工資的基數,可按照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扣除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收入等項目后的正常工作時間的月工資確定。
按上述原則確定的加班工資基數均不得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
二、加班工資基數
工資基數一是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確定;
二是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
三是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同時,加班工資基數不得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本市人社部門強調,實行月工資制的用人單位日工資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進行折算。
三、如何計算不同情況下的加班費?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后,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按照勞動部《關于印發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一般情況下,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綜合上面所說的,加班費就是屬于在法定的規定時間之內而延長了工作的時間所需要給予的費用,對于這筆加班費就只有比正常工資多,而不是比正常的工資低,所以,只要用人單位有此做法,那么勞動者是有權利向勞動部門進行舉報的。
周末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加班公司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