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嫌疑人被機關抓捕之后就會對其進行勸誡希望其能夠自己主動的認罪而減少法院對其的判決以及機關的工作負擔,但是很多犯罪人在面對嚴厲的公安的時候可能還想著可以逃脫罪名而選擇不認罪,那么,犯罪嫌疑人不認罪能否成立自首?
一、犯罪嫌疑人不認罪能否成立自首?
在司法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在自動投案的同時,又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是犯罪,在司法機關面前拒不認罪均不影響自首的成立。
這是因為:首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行為人如實供述客觀事實,至于對案件的定性,由司法機關負責。行為人如實供述了客觀事實,但在主觀上對該事實的評價存在認識錯誤,不影響自首的成立。換言之,自首的成立,不以行為人認罪為前提。其次,應當注意區分如實供述與合理辯解。如實供述是指將本人所犯罪行客觀地陳述出來,而自我辯解則是在客觀陳述自己罪行的基礎上,對本人承擔責任的輕重進行解釋。合理辯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不能因為行為人進行了自我辯解而否定其供述的如實性。因此,只要如實供述罪行,即便做了為自己開脫罪責的辯解也不能否認其自首的成立。例如:行為人如實交代盜竊事實,但是又辯解自己的行為屬于饑寒起盜心,缺乏期待可能性,因而不能作為犯罪處理;或者如實交代搶劫事實,又堅持把犯罪性質說成搶奪的,都應當成立自首。
當然,如果行為人故意隱瞞主要犯罪事實或關鍵情節,并以此為借口為自己開脫罪責,則不屬于合理辯解,也不屬于如實供述,不成立自首。
相關知識:
認罪是罪犯承認犯罪事實,并對其違法性、社會危害性和應受懲罰性產生合乎行刑目的的認識。從認識的內容和程度來看,包括兩個層次、三個繼起遞進的環節。兩個層次是承認犯罪事實是認罪的低級層次,認識到行為的違法性、社會危害性和受懲罰的該當性是認罪的高級層次;三個環節即認罪、服判、守法。承認犯罪事實,指罪犯對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無保留地如實供述。一般來說,罪犯只要把主要犯罪事實和犯罪的主要情節交待清楚,即可認為系承認犯罪事實;認識到犯罪行為的違法性、社會危害性和受懲罰的該當性,是指罪犯對其犯罪行為產生與刑事判決基本一致從而合乎行刑目的要求的認識,即認識到并承識其行為的違法性、社會危害性及其受懲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有認罪,才可能服判,服判是認罪的必然認識結果;只有認罪服判,才可能進而領悟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神圣性和法律的嚴肅性,形成遵守法律的必要性的認識和其實踐,遵守法律遂又是認罪服判的必然認識結果。三個環節在時間上繼起,在認識水平上遞進,最終通向刑罰感受能力
綜上所述,雖然大多數犯罪嫌疑人在被抓住之后都會力求為自己的刑期付出努力從而得到減少,但是也有少數人對自己的罪行表示否認卻在后來想通之后想要自首也是會被法律和法院所認可的。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0-12-24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