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發生之后需要由國家機關出動進行調查并對有關的犯罪分子進行處罰才能實現社會上的正義,但在處理案件的時候只有在犯罪分子完全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在最短時間里完成審理判決工作,為了鼓勵他們積極配合就規定了認罪認罰與不認罪的法律后果,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認罪認罰與不認罪各自有什么法律后果?
認罪認罰的刑罰減輕: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于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于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愿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不認罪的法律后果:
當事人的言辭證據是需要其他物證形成證據鏈條的,不是當事人承認不承認的問題。
在死刑案件中,被告人如果不認罪,難道法院就無法定罪量刑了嗎?被告人的口供包括供述(供認罪行)和辯解(否認指控)都是證據力極低的。
如果沒有其他任何證據,但是,被告人供認殺人罪行,而且在兩次退回補充偵查之后仍然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的供述的情況下,法院不僅不能判決有罪,還必須無罪釋放,因為,被告人的口供是不能單獨定罪的。(主要是防止刑訊逼供)。
反之,如果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而犯罪行為人死不認罪,也不能影響定罪,反而影響量刑。法院法官認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可以酌定從重處罰。
總的來說,犯罪分子如果已經被國家機關在有充分的證據下抓獲并準備開始審理的時候其實已經不需要他們的供述就能定罪,但是國家只是希望犯罪分子能夠通過認罪來認真悔過自己的犯罪行為爭取獲得減少量刑的機會。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