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司法案件在人民法院受理和調查后就進行宣判了,符合我國的正常辦理案件的程序。而案件判決結束后,如雙方無異議就應該執行判決結果。但就是有一些人想躲避犯罪,不予執行法院的判決。那下面小編就拒執罪的認定有哪些法律依據,結合我國現行法律為大家進行詳細解答。
關乎裁判權威、司法公信和權利人利益;拒不執行判決、裁判罪(簡稱拒執罪)的切實落地,是打擊執行“老賴”、醫治“執行難”頑疾、維護裁判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和兌現生效裁判所確定權利的最有力的法律保障。鑒此,十多年來最高法院在創新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上狠下功夫的同時,對拒執罪的司法適用也極為重視并盡了很大的努力。1998年,最高法院制發了《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6號),新近又出臺了《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16號);其間還于2007年8月、2014年10月會同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出《關于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和暴力抗拒執行犯罪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法發(2007)29號)、《關于開展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法【2014】263號)。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拒執罪規定的司法適用也極為關注,于2002年8月作出《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為正確適用拒執罪規定提供了立法上的權威指南。盡管如此,由于相關規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加上論者們對這些規定的解讀存在分歧,以致司法實踐中在追究拒執罪行為時仍有諸多標準難以統一。
目前在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方面的觀點大體有如下四種:
一是執行通知說。該說認為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應為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之日,其依據是“法釋〔1998〕6號解釋”第三條第一項規定。該規定將“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作為拒執罪中“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
二是執行申請說。該說認為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應為執行申請人向法院申請之日,并以立法解釋關于拒執行為“情節嚴重”的第一項規定為其法律依據。該規定將“法釋〔1998〕6號解釋”第三條第一項規定更改為:“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由于其中用了“被執行人”這一概念,于是該說據此論證:“被執行人是相對于申請執行人而言的一個法律概念,無申請執行人自然也無被執行人。”
三是裁判生效說。該說主張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應為法院裁判生效之日,認為裁判生效后負有執行裁判義務的人實際上就是被執行人,指出這樣理解立法解釋中的“被執行人”更方便和更有利于有效打擊拒執犯罪。
四是起訴執行說。該說主張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應為訴訟案件起訴之日,但案件還必須進入執行程序,“假如原告在判決后不申請執行,那么即使被告有轉移財產等行為亦不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現行法律對拒執罪還是有許多的司法解釋。這里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及時地向法院進行檢舉才能得到合法的判決。我國是以誠信為基礎的法治社會也希望每個人都遵紀守法。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公司法中關于公司上市的有關規定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離職保密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1-16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有哪些
2021-02-13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