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是一般主體的犯罪,該主體的行為要構成犯罪行為,還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標準,否則的話就不能對該行為人定罪處罰。那么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標準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非法拘禁罪的相關知識。
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標準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guī)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jié)的,從重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拘禁罪的,從重處罰。從這一規(guī)定看,非法拘禁罪的成立沒有情節(jié)的規(guī)定,只要是實施了非法拘禁行為,不論時間長短,次數(shù)多少,惡劣程度輕重,就應該構成非法拘禁罪。從重處罰的情形有兩種,一是具有毆打、侮辱的行為,二是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特殊身份。
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有一部分的案件是被拘禁人有很大過錯,行為人出于憤怒而對其關押一兩鐘頭,其社會危害性應該說不是很大。對這類行為人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打擊面顯得過寬。再則,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 非法拘禁持續(xù)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的、
2、 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
3、 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
4、 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
5、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 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可見在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非法拘禁行為是否構罪上,有一個“度”的規(guī)定,只有超過了這個度,才追究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法律對其的要求比一般群眾要嚴。從《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從重處罰”就可看出。既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非法拘禁行為都要求具備一定的情節(jié)才定罪處罰,那么對一般主體而言更應規(guī)定一定的標準,否則就會造成一種假象:對一般群眾打擊嚴,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打擊緩。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嘘P非法拘禁罪立案標準的文章,現(xiàn)在大家應該知道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了吧。如果您還想了解非法拘禁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對非法拘禁罪如何處罰等問題,請繼續(xù)關注律霸推出的相關文章介紹。
非法拘禁罪相關法律規(guī)定及案例
非法拘禁罪與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怎么區(qū)分?
非法拘禁罪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徐丹律師,女,法學學士學位,國家司法考試A證。現(xiàn)為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核心專職律師,婚姻家事法律事務部負責人,執(zhí)業(yè)證號為14201201711164197。徐丹律師從2012開始先后在地區(q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過實習工作經驗,從事執(zhí)業(yè)律師以來,秉承“專業(yè)、誠信、敬業(yè)、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已處理過多起訴訟和非訟法律事務,咨詢解答大量各類型民事、經濟、刑事案件。尤其擅長各類婚姻家事糾紛;婚前、婚內財產風險評估和規(guī)劃;為境內或者跨境婚姻、繼承提供法律意見;債權債務糾紛;房產合同等。對于婚姻家庭的矛盾有著獨到的見解,善于從法律角度與女性特有的角度為當事人出謀劃策,善于處理婚姻家庭中的疑難雜癥。在執(zhí)業(yè)中也不忘關懷弱勢群體,結合地區(qū)司法局以及律所綠色通道提供專職援助,對于一些困難的群眾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是一位有著專業(yè)素養(yǎng)與社會責任感的女律師。
民企勞動爭議管轄權怎樣劃定
2020-12-29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yǎng)權
2020-12-18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xié)議有效嗎
2021-01-11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
2021-01-10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職工連續(xù)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