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證據怎樣提供?
刑法罪名的某些構成要件是行為人的主觀認識,但難以證明主觀認識是否是一種內在活動。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控方和辯方都必須通過一些客觀的證據來加以證明。
根據《刑事訴訟法》,檢察機關應提供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證據。因此,偵查機關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必須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觀證據和眾所周知的證據,通常是證人證言、書證等證據。辯護人一般根據證據規則和邏輯經驗對證據進行交叉檢驗。如果證據不正確,其內在的邏輯將不可避免地出現矛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以提供相關線索或者證據,直接證明自己不知情,或者證明這些客觀事實可以間接證明自己的主觀無知。根據證據規則,如果控方確實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就必須承擔不能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不能確定是否通知犯罪嫌疑人。
證據包括:(1)物證;(2)書面證據;(3)證人證言;(4)受害者的聲明;(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護;(6)鑒定意見;(七)檢驗、鑒定和調查實驗記錄;(八)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決定的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